2025年7月,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廈門國際銀行新總部大廈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該項目坐落于廈門兩岸金融中心何厝片區,總建筑面積約11.55萬平方米,集辦公、營業廳、會議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項目由廈門鏈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鏈建科技”)提供全程智能建造技術支持,憑借其先進的數字建造技術,助力將該項目打造成為福建省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建設的標桿工程。
平臺協同:構筑數字管理中樞
作為項目智能建造技術總服務商,鏈建科技依托自主研發的打造的“城市建筑產業互聯平臺”及產品矩陣,實現參建各方“在線協作”與管理流程標準化。該平臺整合設計、施工、監管等多系統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工程數據的真實可信流轉,建立覆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協同管控體系,實現對各項目的投資、質量、安全、進度、變更、物料、結算、BIM及交付等有效管控。新總部大廈項目得以實現全周期“一數一源、數據貫通”,項目參建方協同效率提升超40%,供應鏈響應提速30%。這一技術方案源自鏈建科技“1+3+N”業務體系,已在全國400多個重大基建項目中得到驗證。
智能建造一體化平臺模塊
智能建造一體化平臺模塊:攻克管理痛點
針對超高層項目參建單位多、工序交叉復雜的管理痛點,該公司平臺的“多方協同管理”模塊發揮關鍵作用:通過區塊鏈節點實現施工數據實時存證,解決了傳統紙質簽證效率低下問題,使工程變更確認周期從平均7天縮短至48小時;智能匹配功能基于AI算法自動推送符合資質的供應商資源,材料采購響應速度提升30%;獨創的證照臨期預警機制提前3個月自動提醒人員資質及設備檢測有效期,避免了因證照問題導致的停工風險。據介紹,這些創新應用以“人機結合、智能輔助、系統調度、智慧管理”為方向,助力提升施工現場各責任主體綜合管理水平,推動項目整體協同效率提升超40%。
生態賦能:從單個項目到產業升級
廈門國際銀行新總部大廈的建造實踐,集中體現了鏈建科技“1+3+N”業務體系的賦能價值。通過產業互聯平臺實現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項目不僅實現質安整改周期縮短至24小時,更將供應鏈響應速度提升30%,充分驗證了鏈建科技解決方案的實戰價值。這種數字化管理模式使項目在2025年3月成為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工作推進會的現場觀摩示范項目,得到住建部及各地建設部門的高度認可。
鏈建科技董事長余永寬現場接受采訪表示:“建筑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扎實的場景落地。”在該項目中,鏈建科技不僅提供技術平臺,更聯合百度智能云深化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使項目管理的AI風險預警準確率達到92%。這種“技術+生態”的賦能模式,不僅優化了單個項目的管理流程,更推動了政府監管模式轉型——通過平臺積累的海量可信數據,管理部門實現了從被動檢查到主動預警的轉變,也為廈門市打造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提供了關鍵支撐。
這座集總部辦公、城市客廳等功能于一體的金融新地標,其建成不僅標志著廈門金融服務業的升級,也彰顯了鏈建科技以數字技術重塑建筑產業生態的實力。從區塊鏈存證到AI協同,從單項目效率提升到全產業鏈價值重構,鏈建科技以廈門國際銀行新總部大廈為起點,為中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數字動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