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期,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布混合類理財產品分紅公告,進行現金分紅。比如,興銀理財近日對旗下混合類理財產品擬進行利益分配,分紅形式為現金分配。
從不同的投資性質看,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類、權益類、混合類等。相較其他類型的理財產品,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表示,混合類理財產品的核心優勢在于其靈活的資產配置與出色的風險收益平衡能力。通過同時投資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多元資產,產品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投資比例。在牛市行情中增加權益資產配置以追求更高收益,在熊市期間則側重債券等穩健資產以有效控制回撤。這種配置策略使得混合類產品的風險水平低于純股票型產品,同時收益潛力又顯著高于純債券型產品,特別適合希望獲得穩健收益、不愿承受過高風險的個人投資者,完美契合那些缺乏專業投資知識和時間精力的普通投資者的需求。
今年以來,混合類理財產品表現較好,究其原因,其很好地抓住了股票市場回暖帶來的盈利空間。中國銀行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表示,A股及港股市場的主要指數均有良好表現,多個熱門賽道穩健上漲,混合類理財產品中配置的相關權益類資產收益可觀,助力產品凈值水平的提升,支持亮眼的分紅業績。同時,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下,銀行存款分流趨勢明顯,部分流向了理財產品,穩定充裕的資金供給有助于混合類理財產品合理執行投資決策。
從銀行理財行業看,混合類理財產品的布局呈現穩步擴展態勢。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混合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6578.73億元;截至9月7日,混合類理財產品自成立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13%,整體收益具備一定優勢。在當前存款利率持續下調的背景下,混合類產品憑借較高的收益潛力和良好的風險分散優勢,逐漸成為機構和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對象。
邵科表示,從資管行業整體來看,銀行理財還是要發揮比較優勢,在扎實做好固定收益投資的基礎上有選擇性地拓展權益投資業務,鞏固投資穩健、風格穩定、收益穩當的定位,與其他資管機構形成錯位競爭、優勢互補的生態格局。當前銀行理財客戶更多的是追求穩健收益,理財公司應適應其需求穩健的特點推進權益業務發展,以“委外為主、自建團隊為輔”的方式穩妥布局股權、商品類資產和另類投資領域,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產品選擇。
隨著居民財富總量的積累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分化,市場對兼具穩健性與增長性的理財產品需求不斷增長,而做好代銷理財的銀行機構更要強化合規管理和投資者教育工作。目前,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武義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渠道開展財富小課堂活動,為投資者講解銀行理財底層資產配置、理財產品風險與投資方向等,有助于防范并減少投資風險。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鹿城農商銀行金融同業部副總經理鄭達德認為,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包括存續規模、收益表現、收費情況等,這是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的重要前提條件,針對銀行理財披露和合規管理的薄弱環節,必須強化制度執行,完善代銷全流程管理細則,嚴查混淆存款與理財的行為,嚴禁任何形式的保本承諾,確保將理財產品精準適配投資者。
普益標準研究員趙偉表示,當前權益市場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呈現向好趨勢,但投資者仍需警惕市場波動帶來的短期風險,避免盲目追漲,建議分散投資,以應對短期波動帶來的影響。在選擇產品時,建議投資者充分了解產品說明書,明確投資范圍、投資策略和風險等級,結合自身財務狀況和目標進行科學配置。(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會)